-
引起儿童抽动症的病因有什么
- 作者: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-
患者提问:孩子明明好好的,怎么就爱扮怪相呢?孩子明明什么问题也没有为什么会发出哼哼声?不停地清嗓子呢?这是很多家长都比较关心的问题,临床上把孩子的这些“怪异”表现称作抽动症,孩子怎么会有抽动症呢?
医生解答:抽动症是儿童行为发育障碍疾病,在儿童3-15岁时期比较常见,如果没有及时控制抽动症,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抽动症的阴影将会伴随患者终身。引起抽动症的病因很多,找出正确的病因,对下一步的治疗非常重要,抽动症的病因一般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。
一、先天因素——
遗传因素:先天因素就是父母把抽动症遗传给下一代,还有如果准妈妈们在生产时出现紧急情况时,如难产、早产、剖腹产等造成小儿颅脑损伤,这样出生的孩子比正常顺产的孩子得抽动症概高3-5倍,另外准妈妈们在妊娠期间误服用了一些药物,或因为家庭关系出现一些精神状况,或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,都会容易导致出生儿患有抽动症。
二、后天因素——
1、精神因素:儿童在收到过度惊吓、情绪过激都会造成儿童出现抽动症,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不像大人一样那么坚强,应适当避免孩子接触过于血腥,刺激,恐怖的电影,特别是3D电影,不能让孩子直接接触血腥的场面,减少孩子接触刺激类的游戏。过于刺激的事情有时候会因受惊引起抽动症。
2、环境感染因素:抽动症的诱发因素与环境污染和饮食结构不良有一定的关系,一般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等因各种感染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发。
3、家庭社会因素:父母关系出现问题,或者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呵斥和大骂,导致孩子的自尊心、自信心严重受挫,逐渐地变得情绪低落、不爱学习、行为异常等。
医生提醒: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
抽动症多发于3~15岁,正是孩子为活泼好动调皮的时期,所以经常和抽动症初期症状混淆,因此及早辨别抽动症状是治疗的关键。辨别抽动症症状主要从四点入手:
1、症状检查:反复出现多发性、无意义的颜面部、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清嗓音;患儿自控能力差,注意不集中,学习困难;舌边尖红色,苔少或光剥,脉细数;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、产史,是否有早产、难产、剖腹产而致脑缺氧、缺血或窒息。
2、检查患儿背部:是否有颈椎习惯性脱位,在颈椎附近是否可触及压痛点。
3、运动持久试验:查自我控制能力,患儿因为真阴不足,肝火上炎,内热过盛而致注意力不集中,自控能力差。
4、翻手试验:让患儿坐于桌前,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,做时先手掌向下,将拇指沿桌边垂下,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。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,出现动作笨拙,甚至乱翻一气;如果翻手时不让摆动肘部,则两小指靠不拢,姿势也更加笨拙。
温馨提示:儿童抽动症危害大,家长需警惕!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影响正常学业,引发孩子如自卑、敌视、复仇等心理问题,甚至走向犯罪道路。抽动症长期发展,还会导致孩子偏头痛、癫痫、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疾病。
下一篇:抽动症需要做的检查包括哪些